天气预报:

西青区气象台2024081207时发布今天白天多云转阴有雷阵雨西北风转东北风2-3今天夜间阴有分散性雷阵雨东北风1-2级转2-3气温3224


杨柳青古镇景区

发布日期:2020-11-26 来源:西青区文化旅游局
字号

杨柳青古镇位于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中心,古镇人杰地灵、民风淳朴、历史悠久、文化丰富,素有“北国江南”、“沽上扬州”的美誉。

杨柳青镇初名“流口”,后复名“柳口”。金贞祜二年(1214)置“柳口镇”,为该镇行政建置之始,元末明初更名为杨柳青镇。明代始建杨柳青镇。

清代之前,杨柳青镇先后隶属章武、平舒、鲁城、武清、静海、天津等县,民国时期隶属天津县,1949年为河北省直辖镇,属天津专区。

建国后,先后隶属河北省、河北省天津专区、静海县、天津市南开区、天津市西郊区(今改称西青区)。

1958年建杨柳青公社。1962年成立西郊区,同时将杨柳青划归西郊区。1987年建镇。

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,杨柳青古镇拥有以京杭大运河杨柳青段为代表的运河文化,以莲年有余为代表的年画文化,以石家大院、安家大院、如意大街等为代表的大院文化,以开拓津疆军营商史为代表的赶大营文化,附近还有文昌阁、普亮宝塔等历史遗存。

在北方,一个城镇的旁边有一条河,就已经是地缘的福份了,杨柳青以水为乳,南运河、子牙河二龙戏珠,因河繁荣、以水为路,世代沿革,繁华步入当代。

京杭大运河沟通南北,孕育出无数美丽而富足的城镇,杨柳青便是其中之一。京杭大运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吴国修建的邗沟。隋炀帝时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接涿郡(今北京),而后各朝各代均有修缮。元代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,直至成为今天模样。至今大运河开凿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。2014年,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,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。

京杭大运河横穿杨柳青镇,历史上曾有“先有杨柳青,后有天津卫”一说。运河流水潺潺,两岸杨柳依依一派江南景象,因而杨柳青镇又有“北国小江南”、“沽上小扬州”之称。传说,乾隆皇帝南下江南曾御驾亲临杨柳青,因而此段运河又名为御河。元代揭奚斯曾赋诗《杨柳青谣》:“杨柳清清河水黄,河流两岸苇篱长”。明代吴承恩也写下了《泊杨柳青》:“村旗夸酒莲花白,津鼓开帆杨柳青。壮岁惊心频客路,故乡回首几长亭。”

杨柳青镇因运河而繁荣,尤其是明清两代,杨柳青闻名遐迩,漕运鼎盛,运河两岸千帆竞渡,樯橹蔽日,市井繁华,商贾云集。流经杨柳青的南运河更是漕运的转运的必经之地,南来北往的商品都汇聚此地,再转运北方各处销售。繁忙的漕运,人口的流动,南北文化的交汇,使得运河边的杨柳青经济昌盛,也推动的当地文化的极大发展,成为中国北方民间艺术集散地,孕育出了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首的杨柳青年画、享誉津京的杨柳青风筝和剪纸等民间艺术奇葩。

杨柳青年画馆,也即安氏祠堂。新中国成立后,安氏祠堂先后作为杨柳青文化馆、图书馆、少年宫、启智学校等办公使用。2002年,西青区委、区政府对安氏祠堂进行全面修缮,并成立杨柳青年画馆,之后对外开放,主要展示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历史沿革、代表作和现场制作表演等。

杨柳青木版年画起于宋代、兴于明代、盛于清代乾隆年间,曾出现“家家会点染,户户善丹青”兴旺景象。杨柳青年画,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为“南桃北柳”。杨柳青年画,历史悠久、体裁丰富、题材广泛、构图饱满、寓意吉祥、艺术特色鲜明,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当年因镇外盛产杜梨木,适于雕刻,所以镇上的人们普遍用杜梨木进行刻印门神、灶王、钟馗之类神祃。后随着漕运兴起,南北文化和商品汇聚于此,结合扎根本地的雕刻文化,杨柳青木版年画由此走向兴盛。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空前繁荣也影响了当时国内的很多木版年画,如河北武强年画、东丰台年画,还有山东潍县、高密及陕西凤翔等地年画。

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分为勾、刻、印、绘、裱五大工序,即勾描、刻版、套印、彩绘、装裱。制作时先在木板上刻好线条,翻印在纸上,再由画师将颜色补齐。杨柳青木版年画继承了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传统,采用木版套印与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,刻工精丽、绘制细腻、色彩绚美、形象生动,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,几百年来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,其中代表作《莲年有余》更是为大家所熟知。

御河岸边,临河而建的便是杨柳青大院文化的代表的石家大院。

石家大院原为清末津门八大家之一石元士的住宅,宅名“尊美堂”,世人俗称“石家大院”。始建于1875年,是一座已有140年历史的大型清代民宅,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民宅,占地面积7500平米,建筑面积2900余平米。整个建筑群包含18个院落,典型的四合连套、院中有院、轴线明确、气派宏大。其砖木石雕精美传神、寓意吉祥,而大院中的戏楼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、规模最大的封闭式民宅戏楼,有“天津第一家”、“华北第一宅”之称。它的主人石元仕不仅擅长商业经营,将祖辈产业逐步扩大,而且政治地位也不断上升。可以说石家大院是杨柳青文化的缩影,它是典型的清末北方宅院,体现了大院文化,同时受漕运文化,以及杨柳青地区特有的赶大营文化和胡同文化的影响。2006年石家大院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。

与石家大院一墙之隔的是杨柳青赶大营第一人安文忠的住宅,安家大院。安家大院建于清朝同治年间,已有150多年历史,三套四合院完全按照修旧如旧原则,保持旧貌。同时装进天津老城厢“八大家”的老隔扇,计300扇近一百个品种样式,又被称为北方隔扇博物馆。院内保存有天津地区唯一的地下金银库和文革时期的防空洞,成为独特的景观。

安家大院陈列明清及民国家具精品数百件,可以读到明清家具向民国家具的演变过程,读到民国家具逐渐欧化洋化的节点,院内还有安文忠本人亲手种植的紫藤,有天津最大的比利时进口的玻璃砖镜子,以及旗袍、墨水缸、煤油灯的专题收藏展示。安家大院作为一座私人藏品的博物馆,见证了我国从清末至民国历史的变迁和人们心态的转变。

提到安家大院,不能不提的就是“赶大营”。“赶大营”与“闯关东”、“走西口”并称“国内三大移民潮”。“赶大营”兴起于清光绪元年(1875年),在光绪十年(1884年)进入全盛时期。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由盛转衰,其陈迹遗存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。

清光绪年间,左宗棠率西征大军进入西北收复新疆失地,杨柳青货郎肩挑小篓追赶西征军大营做生意,因此被称为“赶大营”。当时杨柳青人随军或作肩挑生意或赶着大篷车,然后逐渐定点经营,最终形成遍布整个新疆、规模庞大的“天津商帮”,翘居“新疆八帮”之首。随着“赶大营”艰苦卓绝的进行,天津地域文化也随之传入新疆,被称为“百艺进疆”。

“赶大营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成功的大规模自发移民,体现了杨柳青人坚韧不拔,艰苦创业,爱国爱乡的精神,既有协军卫国之功,也沟通了新疆与天津的经贸、文化交流,成为开发西北边疆的先驱。

在古镇景区一侧有一座兼具古韵和现代气息光明大殿游客服务中心。大殿内建有杨柳青民俗文化馆,场馆展览面积4100平米,是西青区乃至天津市重要的人文教育基地和公众社会文化交流平台。

该馆以“历史·民艺·传承”为主题,以杨柳青木版年画内容为主线,呈现出“运河通航--年画起源柳口”、“乡淀富足--年画祈福民生”、“商业发达--年画描绘繁荣”、“赶大营商--丝路百艺进疆”、“戏曲乡音--古镇民情百态”、“非遗传承--魅力无穷”六大展区。馆内陈列杨柳青年画、民俗老物件、老照片、老摆件等千余件,步入式复原场景再现旧时杨柳青古镇的繁荣景象、市井生活,内设VR体验项目、全息投影成像、自助语音导览系统,运用多媒体数字影像打造技术超前的展馆互动体验项目,将杨柳青民俗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。位于二层的“DIY空间手工艺体验”区,设置有年画、风筝、软陶等体验制作,参与性互动性强,活化了杨柳青特色文化产业,寓教于乐中加强了杨柳青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,为游客提供轻松愉悦的体验氛围。

杨柳青民俗文化馆史料丰富,创意新颖,将百姓世俗生活的点点滴滴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,既是古镇历史面貌的完美呈现,也是北方民俗文化的缩影。

如今,千年古镇杨柳青正迸发出新的活力。为深入挖掘杨柳青古镇文化,展现古镇魅力,在西青区委、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以石家大院4A级旅游景区为依托,古镇景区于2014年启动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。杨柳青古镇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,为杨柳青镇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局面。杨柳青古镇正以全新的面貌向世界展现其独特风采!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主办单位: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体育在线平台 版权所有  备案单位: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

网站标识码:1201110001 津ICP备12005437号-1  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289号

地址: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府前街2号  邮编: 300380 联系我们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27392579  邮箱: xiqingxxgk@126.com

wzalogo_06.png

主办单位: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体育在线平台 版权所有

备案单位: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

网站标识码:1201110001 津ICP备12005437号-1

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289号

地址: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府前街2号

邮编: 300380 联系我们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27392579

邮箱: xiqingxxgk@126.com

wzalogo_06.png
Baidu
map